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说课稿 >>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说课稿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2-25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说课稿
教材分析
我所教学的课文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第五单元是以“精神家园”为主题,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对人的本性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对人性的弱点的思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托尔斯泰,课外阅读其作品。
2.从小说要素归纳小说情节;从整体上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探寻小说的主题。
3.欣赏作品处理情节详略、结尾耐人寻味的特点。
(二)过程和方法
1.朗读 2.品读 3.讨论点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多角度分析问题,关注社会。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能从整体上把握小说的主题。
2.难点是小说主题和寓意的多向理解;欣赏小说的生花妙笔。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课文的分析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况且课文浅显易懂,又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使学生更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易于理解。本文很长、脉络清晰,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地读然后复述课文,培养语感的基础上,教师再点拔启发,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和理解课文。
教法设想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结合当前语文的教学理念,本文的教学可采用朗读 、品读、讨论点拨、质疑探究法、问题导引法、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性,教师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
教学于法,复述为本,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尤其是小说教学,读尤为重要。
对字词的积累,我采用检查预习的办法,让学生利用注释,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指点解词的方法。
在突破教学难点时,我采用了讨论法。比如“如何理解本文的主题”这一问题上,可以让四人小组先讨论,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同学的成果,为学生创造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拓宽学生的思路。
另外,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采用了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比如看图片、看动画等,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融入情景之中。
学法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从两方面加以点拨和指导。
第一方面,在通读基础上,自主复述课后,让学生划出表现人物个性的重点词句语句,组织学生交流,并适可而止加以点拔,只把获得结论的方法途径指导给学生,促其自求,促其自得,从中悟出规律方法,以让学生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
第二方面,让学生提出对课文思想内容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组织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以达到进一步把握主题,从多角度理解主题的目的。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生课前准备
1.依据注释熟读课文 ,理解文意,提出出疑问。
资源的来源及使用目的:
1.来源:中国远程教育资源、网络下载、自制。
2.使用目的:体现新课改理念,图文并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通过对上面的分析,在施教时我准备用一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激趣导入——整体感知——自主疏通——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一)入景激趣导入
1.欣赏有关的图片。(蝴蝶、红彬、秋草)
2.说一说你的精神家园中的情感元素(亲情,友情,正义……)
设计说明:放幻灯生命图片,直观,印象深,引出新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3.出示学习目标。
4.作者及作品简介。(导航塔)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
2.复述故事情节。
3、口述课文内容。
(三)品读课文
1.圈点批注人物描写的语句。
2.提问质疑。
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组织学生交流,老师可略作归纳。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合作探究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归纳小说的主题。
(1)小组讨论:
(2)全班讨论:
(3)教师总结:小说通过对帕霍姆为拥有更多土地而累死的叙述,评判了贪得无厌的人,揭露了社会的黑暗现象。文章先写帕霍姆的贫穷状况,又叙述她的贪得无厌的事情,最后对这种人进行了评判和嘲讽。
2.讨论小说的主题。
(1)小组讨论:
(2)全班讨论:
(3)教师总结:主要是批判和嘲讽贪得无厌,但也客观表现了一个受人赞赏的个性。
3.开头部分帕霍姆两次买地的故事,有没有必要写?为什么?
(1)小组讨论:
(2)全班讨论:
(3)教师总结:有必要。因为前两次买地为最后一次得到土地却丧了命作铺垫。帕霍姆过分的的贪心是逐步发展来的,也是前面过于顺利造成的。第一次买地可说是为了摆脱贫困,但进展顺利造成了他后面欲望膨胀的基础。第二次自称是为了不受穷,其实至少应是为了日子越过越好,结果更为顺利,生活强了十倍,这就大大激发了他的欲望,他希望眼前所有的土地都属于他,他的贪欲大大膨胀了。这才有后面买大批土地的决定和表现出的过分贪心。这样的情节才是故事不显得生硬和突然。直接从巴什基尔人的买地游戏说起,虽一样可以揭示主题、寓意,但可能较为离奇,教化味较重,而采用民间寓言故事或传统小说的叙事风格,生活味较浓,且娓娓道来,似拉家常,效果当然好。
设计说明:通过合作探究,深入学习课文的内涵,使学生的理解达到更高的层次,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QQ连线,时空对话
学生与作者的对话
设计说明:此环节的设计,可以促使学生多角度地看待问题,关注社会、激发创新思维,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教学特色
1.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习惯的培养显得异常的重要,这是走向主体性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因此,本课十分注重以下四点: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使用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
(3)学习勾画、积累关键性词句。
(4)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感受文本。
2.合作的广泛性与交流的充分性
由于本节课重、难点都需要通过活动这一载体加以解决和巩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为此搭建了一个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体会到在学习中与他人合作、和别人交流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山东省菏泽市中考)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ppt课件4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教案5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教学设计4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教学反思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黑羊》学案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教案3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ppt课件3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ppt课件2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ppt课件1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教案2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练习题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教案1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读后感
托尔斯泰《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全文阅读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