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九年级上(初三上) >>月考试卷 >>
鄂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模拟题
作者:沈长菊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09-22


无答案!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模拟题
制卷人:沈长菊2006年10月20日
卷︱选择题(16分)
   1.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的有误的一项是(  ) ︱
A学习洪战辉,重(zhòng)点是学习他面对重重(ch6ng ch6ng)困难永不言弃的精神。
   B.他这个人经常丢三落(là)四,每天总是一副失魂落(luò)魄的样子。
   C.小明最大的爱好(hào)就是读书,而且读的都是老师推荐的好(hào)书。
   D.当地老百姓自发地给( jǐ -)参加野营拉练的解放军官兵送给( gě i)养。  
2.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深刻变化的世界,面对层出不穷的挑战,世界各国应通力合作,共同推动国际社会的进步。
   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忘乎所以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C.叶笃正、吴孟超两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荣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D.人类所生存的地球,不过是浩瀚宇宙中的沧海一粟。
  3.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不断攀登科技高峰,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自立于世界民族。
   B.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C.为了防止体育活动时间里不发生伤害事故.学校体育教师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
   D.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4.下列作品中的人物、作品、作者、作者生活的时代(或国别)搭配正确的一项
A、《最苦与最乐》——康有为——《钦冰室集》
B《中国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二心集》 C、《安妮日记》—安妮﹒弗兰克—法国
D、《白杨礼赞》——沈雁冰——《见闻杂记》
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5-8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
   5、对下面的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布衣:粗布衣服。 后值倾覆:后来遇到兵败。 B.布衣:穿布衣的人。 后值倾覆:后来正好倒塌。     C.布衣:平民。 后值倾覆:后来遇到兵败。
   D.布衣:平民。 后值倾覆:后遇城墙倒塌。
     6、下列句子中,表明作者与先帝患难与共的一项是
   A.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C.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D.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7、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
A、躬耕于南阳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    B、先帝不以臣卑鄙   咨臣以当世之事。
C、苟全性命于乱世  故不为为苟得也    D、生于忧患   故患有所不辟也
   8、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先叙述自己一生处于乱世   B.然后着重叙述先帝三顾草庐一事
   C.最后概述自己与先帝长期共患难的历史
   D.全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效忠蜀汉的心愿和报答先帝深恩的决心。
卷‖
一、积累与运用8分
1、先改正下列成主中的错别字,然后抄写在下列方格中2分
哀声叹气  鞠躬尽粹  换然一新  班门弄釜
□□□□  □□□□  □□□□  □□□□
2、中考前两个月,一向成绩优秀的小东患病需住院两周,好朋友小方前去探望,面对病床上焦躁不安的小东和床边忧心忡忡的小东妈妈,小方会先安慰小东的妈妈说:
他还会鼓励小东说:“ 
 (注意礼貌用语,所填话语均不超过25字) (湖北随州市中考试题)
3、在空格内给下面的短文写—个标题(不超过18个字)。(2分)(2005四川自贡)
   □□□□□□□□□□□□□□□□□□
   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为艺术指导,宋庆龄基金会、《少儿美术》作为支持,中国美术家协会网、中华少儿艺术网作为网络支持的首届全国青少年书画大赛总决赛日前在京举行。
   本次大赛参加投稿的有5000多人,经过各赛区的选拔,290多名选手参加了总决赛。通过对选手的现场绘画作品和参展作品进行评比,评选出“十佳优秀选手”美术、书法各10名,还有金奖36名,银奖59名,铜奖95名。
4、仿照下面句中加点的部分,续写句子。(2分)
   面对失败和挫折,—笑而过是—种乐观自信,然后重整旗鼓,这是—种勇气。
   面对赞扬和激励,一笑而过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
二、古诗文默写6分1、                        ,清辉照臂寒。
2、塞上长城空自许,
3、山河破碎风飘絮,
4、入则无法家拂士,
5、初中所选的不少古诗词中都渗透着作者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例如:理想在辛弃疾心中就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理想在文天祥心中,就是“                    ,                           ”的舍生取义的凛然誓言(用《过零丁洋》中诗句填)
6、幸福是什么?幸福是苏轼“                        ,            ”的美好祝愿,《水调歌头》
7、李商隐的 《无题》中常被人们用来形容“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精神的诗句是:               
                                                     
诗中的 “                                             ”一句,表达了作者失望的悲伤与痛苦和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 
三、现代文阅读(18分) (一)〈〈与“天鹅”同桌 〉〉
在一次文艺晚会后,15岁的我不可救药地喜欢上了班上一个跳天鹅舞的女同学。我无休止地幻想着在春天明媚的阳光里与“天鹅”展翅蓝天的美景。于是,课堂上我接二连三地把老师的提问回答得牛头不对马嘴。看着班主任犀利的目光,我忐忑地说:“近来我熬夜熬久了,头晕。”我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老师和同学都知道的。班主任信了我,还给了我一个赞赏的微笑。虽然春天的秘密好不容易保全了,决定命运的中考也正在逼近,可我的思绪已成了脱缰的野马,我告诫自己一百遍悬崖勒马,一千遍珍惜前程,可我的思绪早已不属于我了。甚至,还异想天开地幻想能在下一次编排座位时成为“天鹅”的同桌。 
不过,运气还真和我开了个玩笑。新一轮的座位编排后,我竟然真成了“天鹅”的同桌。我至今还记得那一整天我在涔涔虚汗中,幸福地沉浸在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里的情景,难道,这就是我在佛前求了五百遍的缘? 
    可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却悲哀地发现“天鹅”完全就是那个面对一树鲜花无视走过的狠心人——她很少看我,偶尔扫视,也是淡淡的、冷冷的,仿佛陌生人随意的一瞥。是啊,她的学习是那么好,从没考过第二;她的特长那么突出,唱歌、弹琴、跳舞,样样俱优。和她相比,我该是“丑小鸭”,还是“癞蛤蟆”呢?我痛苦地思索着,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如此平庸与不堪。 
    运气再一次和我开着玩笑。一个阳光比水晶还明亮的下午,“天鹅”向我请教一个并不怎么难懂的成语,她说一时忘了。末了,她还很认真地说:“你这么聪明啊,那我以后得多请教你,你可不要让我失望哦!”这是什么声音啊,天籁!对了,我就是不休息、不吃喝地学习,也不能让她失望啊。 
    我开始留意她的学习内容,她可能遇到什么难题呢?一番观察后我冷气直冒:她学得很顺利的内容,随时都可能成为我的难题;她的学习时间排得比我胡思乱想的时间还满……可是,为了我的“天鹅”,我取消了周末聚会、课余闲聊等一切需要花费时间的不必要活动。我虽不能飞翔,但我可以日夜兼程啊。我希望“天鹅”在迎接朝阳的某个清晨,能惊异地看见风尘仆仆但不乏神采奕奕的我。 
    一年后的中考中,我真的成了“天鹅”最靠近的同行者,我比她仅仅差3分。此时的我已经懂得,16岁的年龄应该在自己的生命之田里种庄稼还是种杂草。虽然最初的妄想已经淡然,但我对“天鹅”的感激比血还浓。我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出息,一定会用我生命里的所有来还这无价的情谊。 
    然而岁月一晃十多年,我仍是一名平凡的小学老师,而她已成了某地小有名气的计算机专家了。恩是无法报了。感慨之余,我悄悄地收起了当年的凌云豪气。 
    可是,偏偏有了这么一次令我终生难忘的同学聚会。 
    她还像当年一样光彩照人。酒酣之中,我们都想起了当年紧张而快乐的学习生活,想起了曾经和今天的我们一样年轻的恩师们。岁月无情,他们之中而今有多少人华发浸染,而我们因为这样那样的俗事,又有几人曾回去看望过他们呢? 
    在怀旧的氛围里,“天鹅”突然认真地盯着我看,半晌,她说:“有一个秘密,一直藏在两个人心里,今天,我想告诉你,你想知道吗?” 
    我一惊。 
    “天鹅”的眼神变得飘忽而悠远:“那年的座位是班主任特别安排的,要我向你请教也是班主任安排的。” 
做了十年的老师,到这一刻我才顿悟教育的真谛。(作者:辛晓明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2004年第21期) 
6、小说的主人公是             ,小说主要使用了                 的写法表现这个人物。(2分) 
7、请用不超过40字的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情节。(2分)

8、“此时的我已经懂得,16岁的年龄应该在自己的生命之田里种庄稼还是种杂草。”读到此处,你认为“我”已经懂得了什么道理?(2分)  

9、景物描写往往能够表现人物的心情,文中有一句“一个阳光比水晶还明亮的下午”,你能分析这句话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吗?(2分)

10、“感慨之余,我悄悄地收起了当年的凌云豪气。”这一句中的“凌云豪气”是指:(     )(2分)A、在春天明媚的阳光里与“天鹅”展翅蓝天。 
B、不休息、不吃喝地学习,也不能让她失望。 
C、希望“天鹅”在迎接朝阳的某个清晨,能惊异地看见风尘仆仆但不乏神采奕奕的我。 
D、有一天我能出息,一定会用我生命里的所有来还这无价的情谊。 
11、班主任安排“天鹅”向我请教,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分)

12、结合班主任的所作所为,你认为“教育的真谛”是什么?(3分)

13、本文对你有什么启迪?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谈一点体会。(40字以上)(4分)

(三)阅读《善于用人短变长》,完成22-27题。(15分)
   ①美国柯达公司在制造感光材料时,需要有人在暗室工作,但视力正常的人一进入暗室,犹如司机驾驶着失控的车辆一样不知所措。针对这种情况有人建议:盲人习惯于在黑暗中生活,如果让盲人来干这种工作,定能提高工作效率。于是,柯达公司经理下令:将暗室的工作人员全部换成盲人。
   ②在暗室里工作,盲人远远胜过视力正常的人,真可谓善于用人短变长。柯达巧用盲人这一举动,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公司增加了利润,而且给公众留下了不拘一格“重用人才”的良好印象。很多高素质的大学生、研究生和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都争先恐后地到柯达公司效力。现在,柯达公司的产品在上百个国家和地区畅销无阴。应该说,这与柯达公司善于用人是分不开的。
   ③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有高峰必有深谷。世界上只能找到适合做某项工作的人才,很难找到完美无缺的全才。与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的总和相比,任何伟大的天才都只是沧海一粟。
   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位哲人说得好:“垃圾只是放错了寺方的宝贝。”梅虽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缕香。
   ⑤列宁说:“人们的缺点多半同人们的优点相互联系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合,前后相随,一切事物的两极都是相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优点可以变成缺点,一个人的缺点也可以变成优点。
   ⑥容人之长,用人之长不易;容人之短,用人之短更难,让好吹毛求疵的人去检查质量,让好争强好胜的人去冲锋陷阵,让好出头露面的人去搞公关……就有利于这些人扬长避短,使短处转化为长处。
   ⑦事业要发展,不仅要善于容人之长,用人之长,而且要善于容人之短,用人之短。日本的川口寅三在《发明学》一书中提出了“善用缺点”的主张,并强调说:“甚至可以认为,人类能取得多大的成就与能否巧用缺点有关。”
   ⑧人才如花。艳花大多不香,香花大多不艳,艳而香的花大多有刺。艳者取其艳,容其不香;香者取其香,容其不艳;艳且香者取其艳香,容其有刺。
   ⑨善于用人短变长,善于用物无废物。
   22、本文开头的事例有两个方面的作用:其一是______________,其二是________________。(3分)
   2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采用的论述结构是__________。(3分)
   24、本文第③-第⑧段都围绕中心论点提出了分论点,其中第___段的分论点在文段中的位置与其它各段不同,分论点放在文段的____。(2分)
   25、本文第⑧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略评析运用这种论证方法的妙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仿写(句式基本相同,字数可多可少)。(2分)
   人才如花。艳花大多不香,香花大多不艳,艳而香的花大多有刺。
   人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如果将“善于用手无废物”作为论点,请从注重环保、废物利用的角度,举出生活中的一个实例加以证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珍爱生命〉10分
1、请简要叙述你所在的班级开展本次综述性学习班的过程。

2、 你觉得本次综合性学习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请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3、向别人推荐两句爱的名言。

4、向别人推荐一篇有关“珍爱生命” 的一部名著及作者。

五、作文(40分)
   32.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告别彷徨,是新路的发现;告别苦恼、是心灵的解脱。小鸟告别母巢,学子告别母校——这告别意味着成熟;飞机告别地面.飞船告别地球——这告别意味着腾飞成功是对失败的告别,创新是对陈腐的告别,现实是对历史的告别……告别中有反思.告
   别中有奋起,告别中有新生。
   请以“告别 ”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奥运冠军刘翔说:“生命是一个赛程,谁都有机会拿自己的冠军,做最好的自己,我能!”是的,我能刻苦学习,我能战胜自己,我能帮助他人,我能关注社会……因为我能,微笑在我脸上;因为我能,未来在我手中。
   请以“我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若选题一,请将题 目补充完整;若选题二,请自拟题目
   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不少于600字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鄂教版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
2013年武汉市九年级元调语文试卷分析
地质育才学校2011年鄂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咸宁市温泉地质育才学校2011年秋鄂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题(1、6单元合卷)
鄂教版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鄂教版九年级(上)第三周练语文试卷
鄂教版九年级(上)第二周练语文试卷
2009年鄂教版九年级(上)第一周周练语文试卷
2009~2010学年鄂教版九年级上12月月考试卷
杨部中学2009年鄂教版九年级上9月份月考语文测试题
2008年秋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次月考试卷
洪港中学鄂教版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洪港中学鄂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2008年初2009级鄂教版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茶庵中学鄂教版九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赤壁市神山中学鄂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鄂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调考试卷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