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人琴俱亡》教案6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9-01


人琴俱亡 
教学目标: 
1、体会兄弟之间的至爱亲情。 
2、感受作品之中的人物和事件,引起对自己家庭生活的回忆和共鸣。 
3、对作品之中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与把握。 
4、体味其简洁的语言。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世说新语》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人琴俱亡》之中,初具的小说艺术特色。 
3、子猷前后的表现是否矛盾。 
课程类型:讲读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手段: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课堂提问:同学们通过预习对《世说新语》有何认识?了解哪些?(通过提问: 
1、    查学生的预习效果 
2、有利于更好的掌握这一方面知识 
(穿插问题: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2、小说之中刻画人物的重要方式有哪些?) 
这样可以把学生带回到初中以来学过的经典现代小说中,更好的与原始文言小说形成对比! 
下面,我们从抽象到具体,通过研读《世说新语》中的《人琴俱亡》其是否体现了一些现代文学原理中的小说的艺术特色。 
二、读书(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对作品有大概的把握,反复读书培养语感,为翻译,背诵奠定基础) 
1、    学生朗读作品,教师纠正字音: 
笃(  dǔ      )  都(    dū    )丧(   sāng    )(     sàng   )了(     liǎo   )  舆(   yú     )  调(   tiáo     )恸(  tòng     ) 
2、    体朗读课文 
3、    师范读课文(注意在范读期间,容易读错的字音要重读) 
三、对文中主要人物的把握: 
学生活动:学生读出他们课下找到的相关资料 
(一)子猷:王徽之,是王羲之之子,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在《世说新语》中对其生平逸事有大量记载。 
教师补充资料: 
1、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2、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二)子敬:王献之,王羲之之子。东晋著名书法家。主要作品《洛神赋》 
四、扫清字、词、句等障碍(使学生能掌握作品大意,为理解作品中心思想奠定基础) 
小组活动: 
1.以平时要求的四人为一小组活动。 
2.结合工具书、课下注释读课文。 
3.读懂课文,把握大意,全班交流。 
要符合新课标的精神,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成为课堂的主体,调动其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增加互动性,调动课堂气氛 
课堂检测一:找出下列翻译的不当之处。 
1、原文: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 
翻译:子猷向左右问:“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 
改错:左右:近旁的人,这里指近侍 

2、原文:语时了不悲。 
翻译:说完话后根本就不悲哀。 
改错:说话时完全不悲伤。了:完全 
   3、原文:便径入坐灵床上。翻译:(子猷)从小路上走向灵床。 
改错:(子猷)径直坐在灵床上。 
2、比较阅读:(分析人物形象)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伤逝第十七》)                                            
人琴俱亡!”因顿绝,先有背疾,遂溃裂,月余亦卒。(《晋书•列传十五》) 
1、子猷、子敬兄弟感情深厚,在上面两个语段之中都有反映 
2、在语段一之中人物形象刻画很有个性,请你摘抄其中充分展示子猷个性的语句体会子猷的形象,并说一说这些语句与语段二之中哪些语句相照应。 
3、子猷对弟弟有深厚的情谊,但弟弟死后他一开始并没有哭,这是为什么?你能从语段二之中找到答案吗? 
(教师通过对此题的分析,使学生更加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以及后人用“人琴俱亡”一词表达对死者无限哀悼之情的主要原因) 
六、小结: 
课文内容结构 
  

   






                    俱病笃        子敬先亡 
              人亡 
                        问左右         奔丧不哭              

手足情深 
人琴俱亡取               琴弹           不调掷地 
               琴亡 
                          恸绝久        月余亦卒 

 在此结构之中,小说的雏形依稀可见。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形式业已具备。叙事较为完整,情节波荡起伏,首尾呼应,实为一佳作。在整理结构的同时,让学生试背文章,完成大纲要求。 
 2、语法现象:宾语前置           
如:何以都不闻消息?( 
注意:疑问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在前文有:1.吾欲辱之,何以也? 
2.王曰:“何为者也?” 
3.王曰:“何坐?” 
七、布置作业: 
拓展思维:根据《人琴俱亡》写一篇亲情故事,更好的体味其中的情感。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人琴俱亡》《读画录》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琴俱亡》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人琴俱亡》《钟毓钟会稍有令誉》比较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琴俱亡》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人琴俱亡》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人琴俱亡》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琴俱亡》导学案4
《人琴俱亡》过关练习
《人琴俱亡》教案11
《人琴俱亡》教案10
《人琴俱亡》ppt课件(25页)
《人琴俱亡》ppt课件(14页)
《人琴俱亡》教案9
《人琴俱亡》导学案3
《人琴俱亡》学案2
《晏子使楚》《人琴俱亡》《治水必躬亲》文言文复习题
《晏子使楚》《背影》《甜甜的泥土》《人琴俱亡》中心思想
《人琴俱亡》师生学习案
《人琴俱亡》ppt课件(20页)
《人琴俱亡》导学案
《人琴俱亡》ppt课件(27页)
《人琴俱亡》学案
《人琴俱亡》扩写
《人琴俱亡》ppt课件11
《人琴俱亡》古文复习
《人琴俱亡》《晏子使楚》复习学案
《人琴俱亡》ppt课件10
《人琴俱亡》课外拓展练习题
《人琴俱亡》教学设计8
《人琴俱亡》说课稿2
《人琴俱亡》说课稿
《人琴俱亡》课课清练习
《人琴俱亡》原文和译文
《人琴俱亡》ppt课件9
《人琴俱亡》教案7
《人琴俱亡》ppt课件8
《人琴俱亡》ppt课件7
《人琴俱亡》ppt课件6
刘义庆《人琴俱亡》mp3音频朗读
苏教版《人琴俱亡》ppt课件5
《人琴俱亡》《我的母亲》《父母的心》教案及练习
《人琴俱亡》ppt课件4
《人琴俱亡》表格式教案3
《人琴俱亡》表格式教案2
《人琴俱亡》表格式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