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走进莲文化——八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例一)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5-29


提供者:平木

走进莲文化  
——八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例一)
教学内容: 
课外学习部分: 根据老师指导,学生上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查阅资料并整理,去学校生物园观察,采访生物和地理老师,熟悉并背诵一部分颂莲诗文,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作自主和互助分析。
堂上学习部分: 在课外学习基础上,举行竞赛、交流和分享。主要内容如下:
(1)识莲  交流了解莲的品种、结构、生长、用途等知识。学习方式: 自主介绍 交流。
(2)赏莲  a、颂莲诗文朗诵比赛 。学习方式:小组派代表参赛。
b、默写古今颂莲的诗文。学习方式:小组接力赛
c、赏析交流莲在中国文化中的形象和象征意义。学习方式: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推荐代表发言。
(3)议莲  针对“周敦颐因为不慕富贵而流芳百世;比尔•盖茨因巨大的物质财富而受到现代人的追捧,你会追寻谁”的问题,谈自己的看法。学习方式:自主发言 教师点评。
(4)爱莲  以“我心中的莲”为题,写一篇随堂作文并交流。学习方式:堂上写成,发送网上展示,全班交流分享。
教材简析 :
本次学习活动以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的内容为基础,以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培养目标,我们参考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探索设计了这次学习的内容。通过本次学习活动实现:对已学知识的穿珠成串,对教材知识的由点到面向课外辐射,对学生已掌握的感性知识作理性提升。
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学习了很多关于莲的诗文,尤其是本册书第五单元学习了《爱莲说》课外学习了《芙蕖》等文,已初步具备一些莲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开展探索莲文化的活动,具有很大的可行性。同时设计了学生主动、师生互动、生生联动、课堂生动的学习方式,收效应该是明显的。
教学设想:
1、本次教学活动以《课程标准》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予大力倡导\'为指导思想。旨在建立学生的大语文观,实现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沟通,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的整体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2、本次活动是一组综合性学习课,拟在原来学习《爱莲说》《芙蕖》等文的基础上,通过查阅、整理、分析、综合,由课内到课外,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展课本学习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
3、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对学习内容自行搜索整理、自行组织设计、自行分析探究,老师只作引导和点评。旨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精神。
4、通过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小组之间竞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健康人格。
5、本次活动是按照“识莲—赏莲—议莲—爱莲”的线索而设计,先由“识莲”从面上铺开广泛交流了解,整合各科知识;再由“赏莲”从点上提升到中国莲文化中的分析讨论,延伸《爱莲说》的内容,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再由“议莲”深入到人生价值观的探索切磋;最后由“爱莲”强化本活动所学的知识和形成的认识,同时也实现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 其中每一个部分各用一课时,共四课时。
课前准备:
(1)布置任务,学生6人一个组,依趣据位分组,学生可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负责,明确落实每个学习任务。 
(2)我校是信息技术教学特色学校,网络学习便利,学校又有藏书量非常大的图书馆,利用这些便利条件,引导学生搜集调查资料,分组筛选、梳理,把同属于一类型的资料编在一起。资料整理,复印。以备上课交流。
(3)背诵一些颂莲诗文,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作自主或同组互助分析。
教学过程(课堂实录):
一、导入学习
师:同学们,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是如何盛赞莲花的?
生(齐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师:清代文学家李渔在《芙蕖》中赞美莲有许多可人之处,它们是……
生(齐声):“可目、可鼻、可口、可用”。
师: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描写了月下荷塘的美,据班里的课外阅读统计,很多同学读了朱自清的散文,有哪位同学能背诵《荷塘月色》中的优美的段落? 
生(一个):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师:其实,从古到今的许多散文中,有许多颂莲的佳作。因此,莲文化便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莲,丰姿绰约,且可食可药,再加上它有许多可贵的品质,深得人们的喜爱,相信同学们也渴望更多地了解它,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莲文化。
(打开投影屏幕:走进莲文化)
二、进入学习
(一)识莲
师:首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查阅采访的资料,互相介绍有关莲的知识。
生1:莲分为三大类:花莲、自莲和藕莲。莲的名称有:荷花、芙蕖、芙蓉、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华、水旦,草芙蓉、菡萏、六月春等。莲有种子繁殖(有性繁殖)和种藕繁殖(无性繁殖)两种方法。莲的结构分为根、茎、叶、花、果实。(全班鼓掌)
生2:莲的生长发育过程要经历幼苗期、成苗期、花果期、结藕期和越冬休眠期。自清明前后移栽种藕,顶芽萌发或种子播种萌发长出钱叶、浮叶,至莲株开始出现立叶止。从莲苗出现第一片立叶开始到现蕾为止,为莲的成苗期。从植株开始现蕾到出现终止叶为止,为莲的花果期。
生3:莲的浑身都是宝,食用可作成冰糖莲子、莲房鱼包、叫化童鸡、蜜饯捶藕、啤酒汁荷花饼、琥珀莲心、拌藕丝、炸藕夹、排骨藕汤、荷叶粉蒸肉等等。
生4:的确莲的浑身都是宝,不仅有食用价值,还有药用价值具有清热、凉血、散淤、清心、益肾、止血等作用。
生5:有很多与莲有关的传说故事,如“莲花夫人”“荷花姑娘”等传说。
师:看来同学们下去真是收集了不少关于莲的知识,有关于品种的,有关于生长种植的,还有关于用途的。哪位同学能补充一些呢?
生6:法律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的图案设计使用荷花造型,原因是:(1)从地形上看,澳门半岛三面环海,北面有一段250米长的狭窄沙堤与大陆相连。因而,自古以来,诗人们就将澳门半岛喻为一枝伸向海面的莲花,连结大陆的窄小地方为莲茎,故称澳门为“莲岛”。(2)从传统文化上看,澳门自古有“莲花宝地”、“莲花福地”之称,历代不少文人墨客都视这里为福地。(3)从大众喜好上看,澳门人素爱莲花,以赏荷为乐事,具有广泛性。
师:噢!原来莲与政治还有一定的关系呀!真不错!
生7:佛教的高僧们出现的时候,总是手持莲花,坐在莲花宝座上,莲花被作为佛教的象征物,这是取了莲的高洁、圣洁之意。同时,这也有希望人们静心修行得道,进入莲一般洁净的境界之意。另外,莲在花开之时,结实的莲蓬已具,因其这种异于其他植物的花实同生的形态,莲花因此被佛家视为能同时体现过去、现在、未来而担当起佛教的象征一职。(全班大声鼓掌)
师:原来莲与佛教的关系是这样的!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内容很丰富,很深刻!
生8:据网上介绍,在中山市的海上庄园度假村,有一种消闲方式叫“荷浴”,据介绍去到那里,在一望无际的莲叶田田中休闲,可以产生视觉振奋感、嗅觉清新感、身心惬意感等多方面的效应。我都很想去试试(有点渴望的又不好意思的样子)。
师:这真是一种新颖的用途,这么优雅的休息方式,大家有机会应该去试试。同学们查找的内容真是非常丰富。我们交流得很好,大家再给一点掌声,我们互相鼓励,同时感谢发言的同学!(全班掌声震耳欲聋)
(二)赏莲
师:同学们,大家已经收集并背诵了很多颂莲的诗文,下面我们将举行颂莲诗文朗诵比赛,由小组推荐代表朗诵,班委会成员和老师一起作评判,依抽签顺序开始。
(小组议论推荐人选,并当场抽签)
代表1(高昂地):“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同学们纷纷鼓掌)
代表2(扬起右手):“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同学们鼓掌,个别交头接耳“怎么又是杨万里的诗”)
代表3:“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鼓掌声)
代表4:“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鼓掌声)
代表5:“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鼓掌声)
代表6:“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食。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鼓掌声)
代表7:(深情地)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给大家朗诵一首席慕容的《莲的心事》:
我  
是一朵盛开的夏莲  
多希望  
你能看见现在的我    
风霜还不曾来侵蚀 
秋雨还未滴落 
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 
我已亭亭  不忧  亦不惧 

现在 
正是  
最美丽的时刻
重门却已深锁 
在芬芳的笑靥之后  
谁人知我莲的心事“(全班热烈鼓掌)
代表8:(高昂地)“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卷却天机云锦段,从教匹练写秋光。”(鼓掌声)
(各代表打分)
师:刚才代表们朗诵的都很精彩,充分表现了他们的集体荣誉心,下面我们依然以6人小组为单位举行诗文默写比赛。
生:(各组同学你追我赶,争夺第一。组里的同学争先恐后接踵而上,好不热闹。一个同学急忙上去时差点撞倒了下来的同学,引得周围同学大笑。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师:现在我宣布两项比赛综合结果,获得三等奖的是第一、四、五、七组(鼓掌声),获二等奖的是第二、三、八组(鼓掌声),获一等奖的是——第六组(激动的鼓掌声)。
师:同学们在准备活动中接触了大量的古今文学作品,初步接触了莲文化,感受到它在中国文化中的美姿美态美质。下面,同学们根据收集的颂莲诗文讨论交流,分析莲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六人小组讨论交流,推荐代表)
第一小组代表:我们小组认为,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洁净、圣洁。,如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从莲与佛教的关系也可以得知。
第二小组代表:我们小组认为,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贞、坚韧。如屈原的“制芰荷发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王勃的“牵花共连蒂,折藕爱莲丝”孟郊的“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牵连”。
第三小组代表:我们小组认为,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美好和美好的生活。如柳永的“烟柳画桥……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传说金主完颜亮观此词后,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而终致宋亡。江南采莲曲中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诗中莲都是美好的象征。(鼓掌声)
第四小组代表:我们小组认为,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祥瑞。如人们把澳门称作的“莲花宝地”“莲花福地”,就是取其吉祥、祥瑞之意。
第五小组代表:我们组也认为莲花是美丽的象征,在中国的文化中,莲花是最有情趣的咏诗作画题材,是最优美的舞蹈道具,是各种建筑、工艺品中最常用的图案纹饰和造型,许多诗人也用它创造了许多优美的诗句,如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杜甫的“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等。(鼓掌声)
第六小组代表:我们认为,莲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习俗,南朝乐府民歌中有“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同时,莲也是幸福的象征,佛经中说,用莲子做念珠比用槐木做念珠好,同样掐念一遍,所得之福,可多千倍。(鼓掌声)
第七小组代表:我们小组认为,莲在中国文化中最主要的还是洁身自好的象征,除了周敦颐的赞颂之外,还有吴师道的“玉雪窍玲珑,纷披绿映红”。莲花同时又有点高不可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河面出仙妆,可望不可及”就是这种写照。(鼓掌声)
第八小组代表:我们认为,莲的洁身自好只是虚情假意,否则,它不会用碧绿亭亭的叶子、羞涩的花朵、诱人的花香招惹人。
师:同学们分析的都有各自一定的道理,说明大家都很用心认真在完成学习任务。我们从千姿百态的诗文分析出了不同的象征意义,当然,要想分析得深刻准确,还需要深入到作家的志趣和性格,以及他们当时的心境和经历中。这样,渐渐地我们就会有更成熟的欣赏。第八小组的分析虽然别具一格,遗憾的是没有联系到诗文中的内容,说服力较为欠缺一些。
(三)议莲
师: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表达了自己不慕富贵人生追求,他在中国文化史上塑造了一座精神丰碑,因而流芳百世,为千古敬仰;在当代,比尔•盖茨却因巨大的物质财富而富冠全球,成为当今世界的物质领袖,因而受到现代人的追捧,作为承袭古代文明的现代人的你,你追随谁呢?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展开思考和讨论,然后自由发言。
(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发言)
生1:或许我会追寻比尔.盖次,因为我知道,人生活的每一天都不可能离开钱,我也想像周敦颐那样超凡脱俗,可那对于我们是一种奢侈,或者是一种倒退,大步流星追赶前进的潮流,必须抓住大把大把的钱。
生2:假如让我选择自己的未来,也许,我会选择比尔.盖次,原因并不单纯是他的物质,因为葛朗台为了金钱苦守一生,什么也没有得到。我认为人除了物质上的丰富外,还需要有精神上的财富,而他—比尔.盖次刚好拥有这么一颗心乐于助人,他经常用自己的钱乐善好施,救济贫困人,由此看来他不是一个精神苍白无所求的人,所以我选择了追寻他。(全班鼓掌)
生3:如果人生可以选择,我更愿意成为比尔.盖次那样的人物,固然,高洁是历来人们推崇的品质,但是,现代社会的生活是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的,精神的追求也是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的。并且,物质的追求不见得不好,据资料记载,盖次的财富大量是投入研究事业,这是对人类的进步有推动作用的事情,其它的相当一部分是捐给贫穷的人,用自己的钱给人类作贡献,这样的物质拥有,何乐而不为呢?
生4:世界上有很多人拜倒在莲花的石榴裙下,然而,我追求的是比尔.盖次那一份巨大的物质财富。虽然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我们每天的生活至少要用钱,物质的追求固然高尚,但我们如果连日常的生活需求都无法满足,天天为了温饱而奔波话,可能心中闪闪发光的宝石—美好的精神追求从此就丢失了。(全班鼓掌)
生5:如果我们只要精神上的财富而没有物质上的援助,我们的精神又能自在到何时?但如果只是拥有巨大的物质财富却毫无精神追求,那也是很可怕的。我认为只有物质上的财富和精神上的财富相结合才是完美的。须知周敦颐并不是没有物质财富,而比尔.盖次也并不是没有精神财富,问题不能这么绝对。(全班鼓掌)
生6:我两者都想选择,一方面,周敦颐代表着中国传统的高尚品质,我需要学习;另一方面,要跟上现代科技发达,物质丰裕的潮流,也要有财富的基础,所以,要做未来的优秀者,就必须两者兼备,方圆齐全。我要以物质为基础,以精神为根本,做一个魅力十足,推动社会发展的现代人。(全班鼓掌)
生7:在精神和物质的面前,或许人们都会选择金钱,因为人们每天的辛勤劳动都是为了钱,有了钱就意味着有了一切。每个人都羡慕比尔.盖次,为他的财富,可他们又何曾想过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他的成功也只能是一时的,比尔.盖次热爱知识,勤奋上进,才促成了他的今天,如果你只是羡慕他的财富而不去努力,那你永远也不能接近他,所以我在看见他的钱的同时,更应该学习他的勤奋上进。(全班鼓掌)
生8:我宁愿做周敦颐,虽然他贫穷,他有悠闲、不受外人打扰的生活。比尔.盖次尽管富有,却整天忙碌。做时间的奴隶。
生9:我认为其实人不一定要像比尔.盖次一样拥有一大笔钱才叫生活,才叫不枉此生。简简单单,清闲幽雅也叫生活,它比富有的生活往往要好得多。想一想,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成了百万富翁,那么,以人类贪婪的天性,必定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就继续会为了财富而生活,为了财富而斗争。试问,这样世界还有宁日吗?我们在母亲撕心裂肺的痛叫声中降临在这个世界,又在亲人伤心欲绝的哭声中离开人世,应该让我们深思的是为何来到这个世界,就只是为了财富吗?周敦颐不慕富贵,生活虽然清贫,但是,他活的潇洒,他为自己而活,活出真精彩,活出真味道,他没有世俗人的性格。所以,两者相比,我会追寻周敦颐的。(全班激烈鼓掌)
生10:尽管现代人追捧的是物质财富,但我更推崇精神财富。比尔.盖次固然成功、优秀,但成功优秀就肯定了一切了吗?他一定不快乐,我想,跟他交往的人都是冲着他的钱来的,他们之间仅仅就是生意之间的交谈,虚情假意,毫无感情可言,这样的交往,这样的人生意义何在?相反,周敦颐尽管贫穷,周围却充满着真诚,况且,经历了物质的艰难困苦,
可以磨砺坚强的意志,吸取无钱可买的人生体验,这样,也不枉此生。(全班鼓掌)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的发言都很精彩,都很真诚地谈出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对这个问题老师也想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和大家一起交流。首先,老师也认为物质和精神同时拥有的人生才是完美的。必要的物质是人生的基础,李商隐有句诗“贫贱夫妻百事哀”,缺少了物质的基础,美好的精神追求难以附丽。当然,物质的追求也应该有原则,老师认为有三个原则:第一、有度。我们强调人生应有物质基础,不是说人生就是为物质而生,为了物质的追求而不顾一切。巴尔扎克的《欧也尼。葛朗台》中有一个敛财狂,他年老的时候,每天的生活就只是脖子上挂一串金库的钥匙,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盯着金库的门,整天寸不不离,爱钱到极端就成了钱的奴隶,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意思呢?第二,有法。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追求物质的方法途径应是合理合法合德的。第三、有用。当我们拥有物质的满足之后,我们如何让我们的物质财富发挥作用,为社会服务。如果做到了这三点,物质的追求才能是一种有意义的追求,才能成为一种利人又利己的追求。同时,正如古人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向善向美是人的本性,一个人不管外界怎样,内心一定要有善与美的基本准则乃至高尚的追求,否则,在成功的欢宴曲终人散后,你心中回荡的依然是满怀的空虚。
(四)爱莲
师: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莲有了更多更深入的认识,那么,你心中的莲是个什么样子了,请以“我心中的莲”为题,写一篇随堂作文。完成后发送到校园网上班级的“学习园地”中展示,学习小组评选出全班最优秀者十篇,班级给予奖励。
(学生们纷纷埋头翻阅资料,写作文)
    师(临下课时总结):同学们,这次,我们走进了莲文化,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提高了审美水平和学习能力,同学们下去后,用同样的方法走进梅文化、柳文化、松文化中去看一看,也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的。
    课堂的语文学习是有限的,而课外的语文学习却是无限的,语文在网络里,语文在生活中,处处留心皆学问,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睁大眼睛,立足课本,放眼生活,学活语文,学好语文。

    附:《我心中的莲》片段1:我心中的莲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吴师道曾描写:“玉雪窍玲珑,纷披绿映红。生生无限意,只在苦心中”。莲的外表虽美,但她必须有不怕被别人歧视,厌恶的勇气,才能走出阴影,茁壮成长,把美展现给别人看。我们中有些人,或是样貌不讨好,或是家境贫寒,他们就像山茱萸,花瓣拥有天生的残缺,可它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出了惊人的花朵,因而,它受到人们的永远赞颂。
    《我心中的莲》片段2: 莲花的美丽,令我赞美造物者的神奇,居然可以如此完美地雕琢出生命的结晶,也许它是一个传奇,而万物中只有它能用如此完美的心灵去谱写出一首首美妙的生之乐曲。静静地,我伫立于田野,欣赏她的美丽,去感受她那坚强的意志和惊人的生命力。
    无论历尽秋末残荷,寒冬蛰伏,她还是那样傲然挺立,不畏寒风。莲花从不计较名利,不出风头,总是那样默默地贡献,从来坚强自立,被称为花之君子。
也许,莲的美丽令人欣慰,但莲的坚强却让人赫然一惊。我敬佩你,太阳为你自豪,小草为你而微笑,时间为你记住光辉的历史,让心灵飞舞吧!让世界充满你的光彩!
    《我心中的莲》片段3:莲花是花中出类拔萃的品种,它可目、可鼻、可口、可用,它每时每刻都贡献着人类,以致莲文化贯穿上下五千年,至今流芳。我们人类又能否做到像莲那样妇孺皆爱,美名远播呢?作为背负着“高等动物”称号的人,试问你有无辜负这个称呼,我们应当珍惜自身所有,不断进步,为社会有所贡献。周敦颐可以流芳百世,我们也一样可以名垂千古,不要再犹豫了,人们!未来的光荣册上将会用金沙题上你的名字,你将是一朵娇艳绽放的傲莲。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莲文化的魅力》活动小结
关于莲的故事
关于莲花知识赛
莲的药用价值
关于莲的美味佳肴
关于莲的命名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教学案例7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ppt课件(25页)
综合性学习活动《荷风莲韵——莲文化的魅力》ppt课件(43页)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导学稿
写作指导《感受莲文化的魅力》教案1
有关“莲”写作素材汇编
综合性学习活动《荷风莲韵—莲文化的魅力》ppt课件(49页)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ppt课件(27页)
综合性学习活动《荷风莲韵—莲文化的魅力》ppt课件
莲香荷韵——《莲文化的魅力》语文综合活动
综合性学习活动《荷风莲韵——莲文化的魅力》ppt课件12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ppt课件(39页)
《莲文化的魅力之——对莲的科学探究》ppt课件(获奖)
《莲文化的魅力之——对莲的科学探究》教案及公开课计划
作文:我心中的莲(2篇)
《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5
作文:我说莲花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写作训练及范文多篇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ppt课件11
《感受莲文化的魅力》写作训练指导
《莲文化的魅力》话题作文及精选范文7篇
“莲”专题及相关优文作文(3篇)
感受莲文化的魅力——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训练
《莲文化的魅力》说课稿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ppt课件10
乐府《采莲曲》mp3音频欣赏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ppt课件9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教案4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教案3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课堂教学实录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ppt课件8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ppt课件7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ppt课件6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ppt课件5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ppt课件4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ppt课件3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ppt课件2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教案2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