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师频道 >>综合教学指导 >>
我心目中的理想语文课堂教学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5-29


我心目中的理想语文课堂教学
濉溪县临涣中学     段汉明
 
l        内容摘要: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在一个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中进行。教师是这一堂课的“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幽默艺术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赏识教学,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真正做到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l        关键词:导演    演员    和谐    愉悦    兴趣     赏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中国古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时至今日作为语文老师在一堂课中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做到育人。让学生在一个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中潜移默化的去接受知识,明白事理,领悟内涵。这才是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要达到这一效果绝非易事,非下一番苦功不可。
一   教师要努力成为“导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适时设计导语,激发学生兴趣
    作为教师要把每一篇教材编成一个剧本,自己就是这个剧本的“导演”。编排成一个45分钟的话剧。那么学生就是“演员”。适时设计导语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课文导语设计,往往是成功授课的开始。这样的导入紧扣课文内容,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以饱满的热情进入新课。比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醉翁亭记》时,用复习提问的形式导入新课。我找了两名学生上黑板默写“唐宋八大家”。甲同学默写的顺序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而乙同学默写的顺序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我看了以后,给甲同学打了个“优”,给乙同学打了个“及格”。顿时同学们感到莫名其妙,乙同学举起了手问我为什么?部分同学也跟着附和。此时我故意卖起了官司,欲知详情,请听我讲述一段历史故事。于是我就把欧阳修的生平简历以及“三苏”、王安石、曾巩等人曾师与欧阳修的故事向同学们一一道来。同学们顿时明白了其中的缘由,都认为应该把欧阳修摆在宋代的第一位。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介绍了作者。岂不是一举两得?
2.激情设计问题,诱发学生兴趣
    作为课堂的“导演”,你所设计的问题既不能偏离文章的主旨和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又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和灵活多变。也就是说你所设计的问题能够让学生感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去勤于思考把课文“演”好。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这就告诉我们:思考是从遇到问题开始的。学生一旦遇到感兴趣的问题,他们的思维和兴趣便活跃起来。比如,我在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在设计问题的环节中我讲了关于鸿门宴的故事,引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典故。让学生在课文找出和这个典故意思相近的句子。于是同学们认真看起书来,不一会,一位女同学试探性的举起了手,带着询问的口气说:“是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我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鼓励她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要求她用坚定的语气再说一遍。顿时那位女同学的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能设计出富有激情的问题,并恰当地运用提问的艺术。就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意识,诱发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创造思维空间,启发学生思维兴趣
    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是同一部电影,往往却因为所选的演员不同,而产生的效果却截然相反。作为课堂的“导演”要把45分钟“导”好,就要把课堂的的空间变成思维的空间。老师尽量少讲或不讲,而是向学生提供必要的线索和信息,留出更大的余地让学生推测和预料,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种思维的空间中得到发展。实际上学生的这种想象力就是一种独特的创造性思维。学生想象力的充分发挥不仅充分发展了他们的发散思维,更促进了他们自觉的去学习,深入课文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提高了思维能力。
4.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句古诗表明:人的心情轻松愉悦时,感知事物的效率就高。认知心理、情性心理也会和谐共进。学生在在紧张害怕的课堂气氛中效果远远赶不上在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中的学习效果。前者是被动学习,而后者是主动学习,其效果自然不言而喻。作为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创造学习语文的愉悦氛围,使他们变苦学、畏学、厌学为想学、乐学、勤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幽默的语言艺术去创设出新颖别致,生动有趣的情境,才能营造出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5.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代电影为了追求惊险刺激,需要一些夸张的动作和惊险的场面,这是演员无法完成的。就需要利用多媒体合成技术去实现。同样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逐渐进入课堂也是大势所趋,录音、录像、幻灯以及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能打破空限制,展现宏大与细微,“观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让教学中涉及的人、事,景,物等活起来,动起来,有利于引起审美愉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6.赏识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2007年3月底我校班主任赴山东安丘四中考察学习,我作为班主任之一有幸参加了这次考察学习。安丘四中成功的三大经验是养成教育、感恩教育、赏识教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赏识教育。而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赏识性的语言教学是实现赏识教育的重要手段。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渴望,一旦对这种渴望充满信心,他们就会以愉快的情绪进行学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尽可能创造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有了成功喜悦,变得精神振奋,教师适时给予鼓励表扬,会更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努力让学生当好课堂的“演员”
    无论哪部电影最终要通过演员的表演展现在观众面前。作为课堂的“导演”也要努力让学生当好课堂的的“演员”。新语文课程标准再次明确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并着重培养让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尽可能调动学生发挥一切语文学习的手段,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超越语文知识,展现个人智慧。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教师采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应灵活切中,才能收到良好效果。但无论用何种模式,都要以学生为根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建议,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
    总之,教无定法,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都要结合自身特点和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能照抄照搬别人的经验和模式,否则会学成邯郸学步、东施效颦。语文课堂教学是科学,又是艺术,它应是一片知识甘泉流淌的园地与师生心灵交流的园地,也是学生训练思维、提高技能的实验田。只有学生真正学会了享受语文,他们才能自觉地去阅读,探索和钻研,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更有活力,更有生机。语文教学改革任重道远,我将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为我的学生创造更广阔的语文天地。
    以上为我心目中的理想语文课堂教学,不足之处,恳请专家批评指正!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2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
农村初中生读写融合的教学策略初探
自读课文教法探索——从旁批入手
名著阅读不容易,读写画练来助力
如何培养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反思
“农村青年骨干教师”培训体会
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
魏书生的三种教学方法
利用语文课本培养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编写导学案的问题与思考
衡水中学教学要求和上课要求
为啥元稹李绅叫元九李二十二
教师五心是指什么
上好公开课的技巧
给初一新生的第一堂语文课---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2
世界级知名教师的有关教学的建议
浅议如何打造“以学为主“的语文高效课堂
不要拿天赋来吓唬孩子
优秀教师必知的课堂教学经验
线上教学优秀教学案例:心中有学生,线上有精彩
教学指导:一节好课的五个基点
结对帮扶:如何上好一节数学复习课
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模板
2019年全国中小学生竞赛活动清单
预习课文:预习什么——预习的内容
如何提问教学建议
如何考试教学建议
如何上课教学建议
如何备课教学建议
教师要唤醒读书意识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中学语文教育方法探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
有一种品质叫坚持
做语文教学的有心人
资优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群体研究
学会用心,细节决定成败
寻找那奇妙的“切口”
游戏是道“甜点”
收获在弘扬民族精神月
暑假研修日志
课内预习内容(模板)
追求课堂教学之美——“走进课堂”系列活动有感
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与师生价值取向引领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重点高中课堂教学文化重构研究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