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下(初二下) >>单元练习 >>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基础训练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5-05


第5单元·基础训练
一、默写
1.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刘
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___________,零丁洋里叹零丁。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望西都,_________。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_,百姓苦;__________,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4.闲静少言,_________。好读书,__________;每有会意,__________。性嗜酒,__________。(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5.___________,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________,执策而临之,曰:“_________!”呜呼!________?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二、文言文阅读
 
(一)
 
阅读下面一首七绝,完成1~5题。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赤壁》一诗的作者为___________,是__________朝著名的诗人,最有特色的是绝句和律诗,其中____________尤为出色。著有《___________》。
2.这首诗按体裁来划分属于__________。押韵的字有__________。
3.“戟”读音是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
4.这首诗前两句是写实,后两句是由眼前景而联想到的,所以是写__________。结尾两句是对周瑜的嘲讽,意思是___________,用的是__________语气。
5.这首诗歌,作者借历史事件,抒发了___________感慨,旨在表明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10题。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圈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苏轼,__________代杰出的__________家,号___________。他与父亲__________、弟弟__________合称为“三苏”。他们父子三人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等,被后人誉称为“__________”。
2.这首词的词牌是__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__。
3.苏轼,字__________。小序中“兼怀子由”的“子由”,可推论为他的__________。
4.结合语境,解释加横线的词语。
(1)琼楼玉宇:__________。
(2)弄清影:__________。
5.这首词中表现作者健康乐观的情绪和美好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它的含义是__________。在词中,这句词是对__________说的,后被人们广泛引用,表达了__________。
6.翻译词句。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首诗的上阙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阙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首词的主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词要押韵的,请把这首词的韵脚写出来:__________
10.词也要划分节奏,用“|”来划分下列词句节奏。(画在下面)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本文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__朝梁__________家。本文是一篇__________体文。
2.解释下列词语。
独绝:__________。寒树:__________。
直指:__________。千转:__________。
3.翻译文言句子。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一段总写__________,第二段写__________,第三段写
__________。
5.尝试着用几句话简评本文的写作特色或说说对自己作文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1.解释下列加粗实词。
(1)今诸生学于学。(    )
(2)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
(3)无馁之患矣。(    )
(4)坐大厦之下而诵《》《》。(    )(    )
2.解释下列加粗的虚词。
(1)今诸生学太学。(    )
(2)父母岁有裘葛遗。(    )
(3)有司业、博士为师。(    )
(4)未有问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
3.翻译文言句子。
(1)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归纳这段文字的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壮观。今天,让我们漫步于古诗苑,含英咀华,接受一次美的洗礼。现在就以“古代诗歌”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  1.立意自定。
2.题目自拟。
3.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4.字体清楚,卷面整洁。
【例文】
读《唐宋诗词选》我真痴迷
陕西考生
看着“春风又绿江南岸”,赏着“漠漠水田飞白鹭”,听着“无边落木萧萧下”,又道“燕山雪花大如席”,我手捧着一本《唐宋诗词选》,嗅着茗品的馨香,吟着这些或清新隽永,或语意明快,或感人肺腑的诗章,心也随着一起陶醉在这些文学作品中了,我们的喜怒哀乐也一起随它们荡漾了。
当“水光激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字字如珍珠般跳入我眼帘时,我脑中立即展现出一幅苏轼畅游西湖的图画。画中苏轼眉梢舒展,把酒当歌,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其喜洋洋者矣。此时此刻在我心中也同样涌出一种舒畅喜悦的感觉了。
当我读到“怒发冲冠,凭栏处”时,我顿时被岳飞的激愤感情所感染,一腔怒火全喷向“秦桧”这个名字上了,当我读到“笑谈渴饮匈奴血”时,又被他大无畏的报国精神所震撼。
“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用婉约凄美的笔调,又涂写出另一种心情——哀伤。即使国破家亡,和文天祥一样,“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读到这里,我不禁潸然泪下,对女词人的悲惨报以极大的同情,也同情水深火热中的劳苦大众。
王安石的名句“总把新桃换旧符”终于把我从悲惨世界中拉了出来。我听着耳边恍惚的爆竹声,想像着人们欢度春节的美景,心情也如当初一般喜悦了。
这就是我痴迷《唐宋诗词选》的原因。打开它,是一个五彩纷呈的世界,有感人的情节感动你,有拍案叫绝的名句令你惊叹,有可喜人生让你去感受。
读《唐宋诗词选》,我真痴迷。
【简评】诗歌的抒情性是最强的,是其他的文学样式所望尘莫及的。作者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从“喜”“怒”“哀”“乐”四个方面分而述之。在“喜”里,作者为苏轼的奇思妙想而“其喜洋洋者矣”;在“怒”里,作者被岳飞的激愤之情所感染,一腔怒火喷向奸臣秦桧;在“哀”里,为李清照、文天祥的凄惨遭遇、为祖国和人民的艰难境况而哀伤;在“乐”里,为王安石“新桃换旧符”而欢乐。作者巧妙地将读诗的情感起伏作为文章的框架,道出了“痴迷”的原因。主旨明确,线索清晰。
参考答案
一、1.到乡翻似烂柯人 病树前头万木春 2.惶恐滩头说惶恐 人生自古谁无死 3.意踌躇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 亡4.不慕荣利 不求甚解 便欣然忘食家贫不能常得 5.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天下无马其真无马邪
二、(一)1.杜牧 唐 七言绝句《樊川诗集》2.七言绝句 销、朝、乔 3.jǐ古代的一种兵器 4.虚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假设 5.生不逢时,怀才不遇 周瑜打败曹操,只不过是侥幸的成功罢了
(二)1.宋 文学 东坡居士 苏洵 苏辙 唐宋八大家。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子瞻 弟弟 4.(1)美玉做成的楼宇(2)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希望人们年年平安,虽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子由 对远方朋友与亲人的良好祝愿 6.月儿转过朱红色的阁子,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不能安眠的人。7.词人“欢饮”时的想像“无眠”时对人生哲理的探求 8.通过想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探求和对亲人的怀念之情。9.天、年、寒、间、眠、圆、全、娟。1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三)1.艺文类聚 吴均 南 文学 骈 2.独一无二 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 笔直地向上 长久不断地叫3. (1)那急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波浪犹如奔马。(2)那些忙于经营俗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4.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之清澈急猛 山之高峻奇伟环境幽美 5.注意要点:①景情结合,物我交融 ②描摹细腻,以动衬静 ③叙写自然,清新流丽。
(四)1.(1)古代官办的大学。(2)国家供给的粮食。(3)寒冷饥饿。(4)《诗经》《书经》(或:《尚书》)2.(1)在(2)的(3)他们(4)却3.(1)不必像我那样亲笔抄写,要向别人借来才能看到。(2)这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及我那样的专一罢了。4.说明现在的大学生学习条件优越。
三、参见“例文”。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新课标单元检测题(下册第六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新课标单元检测题(下册第五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新课标单元检测题(下册第四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新课标单元检测题(第三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新课标单元检测题(下册第二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新课标单元检测题(下册第一单元)
浙江嵊州2016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开卷测试题
海阳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
2015年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
2015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过关升级检测题(5份)
2014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试卷
猴场中学2013-2014学年度人教版第二学期八年级第二单元测试卷
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14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限时训练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知识检测试卷
金虹学校201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检测题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题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字词文常小测
呼图壁县二中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
南钢学校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及讲评稿
2011-201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语文练习
2011-201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语文练习
2011-201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二单元语文练习
2011-201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语文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六单元基础过关试卷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基础过关试卷
夏邑县群星学校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六单元综合检测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训练
金溪县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一)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复习练习题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文言文中考题精选
孟庄中学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周周清(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山东省郓城县人民中学2012年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小测语文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语文复习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三单元语文复习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二次单元检测语文试卷
2011年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六单元测试卷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