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教学反思 >>
《雪》教学反思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4-02


在语文教学之路上奋进
                         ——《雪》教学反思
 
                         杭州保俶塔实验学校:刘 新 颜
 
之所以选择《雪》这篇课文,其实有一种偷懒的想法,因为文章比较短,应该容易上。没想到的是,越备课就越觉得难。知难而退也许是明智之举,但那不应该是我的选择,想想,就干脆把它作为对自己课堂教学的一种挑战来尝试,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历练来提升自我。
一、对课堂深度的把握
对于《野草》,一直有着许多不同的解读,这本体现鲁迅全部生命哲学的小册子也因此被文学界公认为“世纪性的文学猜想”。《雪》虽然是其中色调相对明朗的一篇,但也有着诸多解读:说宽度,有学者甚至提出了“爱情的宣言”一说;说深度,钱理群将其上升到中华民族对宇宙基本物质元素、生命元素的理解。可是,对于初二上的学生,在一堂没有前后呼应的独立的课上,如果对文本的开掘脱离了学生的生命体验和可接受程度,是否真正有价值呢?再三考虑,我最终选择了“鲁迅的自画像”这种解读。
原因一:《野草》与《彷徨》作于同一时期,集中体现的是鲁迅在“五四”退潮之后空前的孤独与绝望以及对“绝望的抗战”。一直以来,鲁迅都有着一种强烈的孤独意识,这是一种先驱者的孤独、一种探索者的孤独,这种孤独带有屈原式的忧愤深广,表现为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和不与浑浊现实同流合污、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品格,在《彷徨》的扉页上他便援引了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该说,这样的思想在《雪》这篇文章中也有着较为集中的体现。
原因二:目前大多数学生对鲁迅的了解还是比较概念化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甚至还有学生认为是政治家。
基于这两点,我决定把本堂课教学设计的立足点定位在帮助学生更深入、更真切地认识鲁迅——体验鲁迅的情感,感悟鲁迅的精神。
二、对课堂环节的设计
对语文教学,我也有着自己的理解,我认为语文教学的本真应该是语言教学,只有基于语言品味的领悟才是最真切最能自然内化的,只有从文字上站起来的鲁迅才是更有生命力的。于是又确定了本课从品味语言到体验情感再到感悟精神的纵向深入的思路。整个教学设计则定位在让学生逐步把握“文章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的文本探究上,使学生能在由景及人、由情到精神的理解转换过程中领悟文章内涵。其中通过对一些修辞、字词的品味把握雪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对情感的体验和对精神的感悟都要以此为基点。
紧扣文字进行“细读”,也许有点老学究,但我认为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力方面却是最实在最需要的。
三、对课堂呈现的反思
本着以上的理解对文本进行了教学设计,从教学展示的效果看,应该说已经较好地得到了落实,尤其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让人高兴。文章虽然难,但是因为起点设得低,大家都觉得有话说,有话想说。随着和“雪”的对话的逐层深入,应该说绝大部分学生都体验到了鲁迅那在孤独中向往美好的情感、在孤独中依然奋进的精神。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阅历的丰富,他们在今后重读《雪》时会有新的体验、新的感悟,那正是文学的魅力所在,不是现在一堂课所能够涵盖的。
不过,在课堂具体实施的时候,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
    1、教师激情有所欠缺,整个课堂显得比较平淡。这绝对是我的硬伤,虽然可以找借口说是性格原因,但即使“秉性难移”,也不是说就完全“不能移”,我一定要把它作为必须克服的问题来对待。
    2、教学机智有待提高。例如对朔方的雪的分析不够到位,原因有二:一是在分析之前没有好好读一读。在我的设想中是打算在分析完“江南的雪”之后先读一读描写“朔方的雪”的内容再深入品味语言,没想到写完板书一转身就看到已经有十几位同学举起了手,如果这时要求他们放下手去,很可能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但是,缺少了朗读这一必要的过渡,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江南的雪的“美好”上,从而造成对朔方的雪的理解也惯性地滑向“美好”这个方面;二是在“如包藏火焰的大雾”一句上纠缠太久,没有及时引导,因而耽误了时间,使得对朔方的雪理解还不透彻就匆匆进入了下一环节。
    3、对文本的反复切入还需加强。同一个语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会有不同的收获,例如你可以从一个句子看出事物特征,看出作者情感,看出写作技巧,看出语言风格,看出蕴涵的哲理……但是本堂课对语言的品味太局限于“雪的特征”,对鲁迅情感的体验几乎是直接从“雪的特征”得出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和文本的脱离,这也使得在第三个环节提升到鲁迅的精神前的铺垫不够到位,材料的出示也相应显得较为生硬。虽然对鲁迅精神的把握是源自文本,但在课堂呈现时却显得有些割裂。如果说本课在课堂设计时关注到了“深度”,但在课堂呈现时却缺乏一定的“厚度”。
    自我反思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这次历练对我的教育意义很深刻,很多老师善意的批评也为我指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在此也真诚地希望各位老师能不吝赐教,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克服弱点。我相信自己能在语文教学这条道路上越走越稳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鲁迅《雪》ppt课件(20页)2
湘教版二年级上《雪》教案1
湘教版二年级上《雪》课文原文阅读
六年级上《雪》教学设计2
六年级上《雪》教案1
六年级上《雪》教学反思
鲁迅《雪》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鲁迅《雪》ppt课件(37页)2
《雪》ppt课件(36页)2
《雪》第二课时ppt课件(17页)
鲁迅《雪》pptx课件(45页)
鲁迅《雪》ppt课件(38页)
鲁迅《雪》ppt课件(30页)
鲁迅《雪》阅读练习及答案
《雪》表格式导学案6
鲁迅《雪》ppt课件(40页)
《雪》教案11
《雪》导学案5
鲁迅《雪》ppt课件(11页)
鲁迅《雪》ppt课件(25页)第二课时
鲁迅《雪》教学实录(获奖)
鲁迅《雪》检测题
鲁迅《雪》ppt课件(32页)2
《雪》作业本练习及答案
《雪》表格式教案(两课时)
鲁迅《雪》读后感
鲁迅《雪》ppt说课课件2
鲁迅《雪》ppt说课课件1
鲁迅《雪》ppt课件(22页)2
《雪》导学练测
《雪》四人谈教案5
《雪》教学模式操作卡
鲁迅《雪》ppt课件(22页)
《雪》文本练习
鲁迅《雪》ppt课件(26页)
鲁迅《雪》ppt课件(32页)
鲁迅《雪》mp3音频朗诵4
鲁迅《雪》mp3配乐朗诵(男声)
鲁迅《雪》mp3音频朗诵(男女声混合)
鲁迅《雪》ppt课件(25页)
八年级下《雪》导学稿
鲁迅《雪》ppt课件(37页)
《雪》四人谈练习题
《雪》四人谈导学案
《雪》四人谈ppt课件4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