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上(初一上) >>课文练习 >>
《女娲造人》同步练习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12-19



第二十八课《女娲造人》
(建议安排1课时)
[学法引导]
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及想像的故事,充满浓厚的幻想色彩。本文正是根据中国古代神话改写的一则神话,它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把女娲塑造成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和母性的大神形象,想像丰富、奇特,让人读了仿佛置身于生命初创的原始世界,感受着人类诞生的喜悦。
阅读本文,要看作者如何展开想像,在原文基础上丰富和扩充哪些内容。同时,结合课文的描写认识女娲这个形象。
另外,神话终究是神话,不等于科学事实,因此,在学习中,也应注意神话与事实间的差距,进一步深入了解神话的特点。
[典题例析]
例题:
①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合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②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
    ③“妈妈!”
    ④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⑤女蜗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选文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体现了神话的什么特点?
解析:第1小题考查的是有关人物的描写方法。描写人物的方法一般包括: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解题时应先对此有所了解,进一步结合文章内容作出正确判断。第2小题考查的是对本文体裁及其特点的掌握。
参考答案:选文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方法。体现了神话借助想像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特点。
[课时训练]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女娲(       )       澄澈(       )(       )       灵敏(       )
掘起(       )       掺和(       )                 踪迹(       )
二、圈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
绵廷(     )  奔奔榛榛(     )   开僻(     )   气慨(     )  兴高彩烈(     )
三、填空、简答。
         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像的故事。它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以远古人民贫乏的生活为基础,借助                  把自然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2、本文是根据古代神话改写的,其体裁是         ,它详细叙述了             的具体过程,着力刻画了女娲的母亲形象。
四、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选段,完成文后问题。
①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
    ②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
    ③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  A  下一条枯藤,  B  入一个泥潭里,  C  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    D    ,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  E  成的小人儿,模样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④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1、解释文中加点字。
略睡一睡(         )  疲倦不堪(         )  绝妙(         )   幽光(        )
2、选词填入文中的空白处。(填序号即可)
①捏    ②搅    ③伸    ④挥洒    ⑤拉
A、         B、         C、         D、         E、         
3、第①段划线句属于       描写,其表达作用是                                   
4、选段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手法?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答:                                                                            
5、本文处处洋溢着人类诞生的喜悦感。你能否从选段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说明?
答:                                                                           
                                                                               
(二)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耶和华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用地上的尘土造出男人,往他鼻孔里吹一口生气,他就成了有灵魂的活人,取名亚当(希伯来语,意即“出自泥土”“被造者”)。上帝派他看守伊甸园,只见他一人独居,没有帮手,就趁他沉睡之际,从他身上取出一根肋骨,又把肉合起来,造成了一个女人。亚当醒来,看见那女人,高兴地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亚当给她取名叫“夏娃”(希伯来语,意为“生命之源”“众生之母”)。两人赤身裸体,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伊甸园。
6、分别给下面词中加点字注音。
耶和华(      )       看守(      )       裸体(      )       肋骨(      ) 
7、文中的两处括号起                  的作用。
8、选出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又把肉合起来,造成了一个女人。
B、人为破坏造成的新沙尘源,加重了沙尘暴迅速。
C、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制造人类的方法。
D、这种产品的实用价值正在逐步被发现和推广。
9、选出下面表述不当的一项(    )
A、“出自泥土”、“被造者”、“夏娃”、“生命之源”、“众生之母”这几处的引号都表示特定称谓。
B、这是一段“上帝造人”的神话故事。
C、这段《圣经》故事中的“亚当”和“夏娃” 是创造人类的始祖。这是人们想像中美好的神话。
D、这段《旧约》故事中的“亚当”和“夏娃”是人类的上帝。虽为神话,却是有一定科学根据的。
 
二十八.《女娲造人》
一.wā  chēng chè  mǐn  jué  chān  jì  二.廷—延  奔—莽  僻—辟  慨—概  彩—采  三.1.神话  想像  幻想  2.神话  女娲造人  四.1.大致、简单。  忍受,能支持。  极、极端的。  幽暗。  2.⑤ ③ ② ④ ①  3.景物  表现出女娲造人工作的辛苦。  4.心理描写、行动描写  勤劳、智慧、伟大的母亲形象。  5. “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这句话就能体现出。  6.yē  kān  luǒ  lèi  7.补充说明  8.A  9.D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女娲造人》ppt课件(18页)2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ppt课件(26页)
《女娲造人》思维导图、板书设计(5个)
《女娲造人》ppt课件(17页)3
《故事新编·奔月》《淮南子·姮娥奔月》原文阅读
《女娲造人》教案18
《女娲造人》ppt课件(30页)3
《女娲造人》教案17
《女娲造人》巩固练习
动画演示:女娲造人视频素材
《神话故事:女娲补天》阅读练习及答案
《女娲造人》所有词语解释
《女娲造人》ppt课件(33页)含音频
《女娲造人》ppt课件(30页)2
《女娲造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女娲造人》ppt课件(22页)4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16
《女娲造人》教学案
《女娲造人》教案15
《女娲造人》资料汇编
《女娲造人》故事新编(2篇)
《女娲造人》ppt课件(22页)3
《女娲造人》ppt课件(30页)
《女娲造人》教案14
《女娲造人》教学反思
《女娲造人》课堂实录4
《女娲造人》教学实录
《女娲造人》读后感(4篇)
《女娲造人》ppt课件(17页)2
《女娲造人》mp3音频朗读(男声)
《女娲造人》导学案6
《女娲造人》ppt课件(15页)2
《女娲造人》导学案5
《女娲造人》ppt课件(19页)
《女娲造人》ppt课件(22页)2
《女娲造人》ppt课件(10页)
《女娲造人》导学案4
《女娲造人》导学案3
《女娲造人》导学案2
《女娲造人》ppt课件(23页)
《女娲造人》ppt课件(15页)
女娲造人的传说
《女娲造人》ppt课件(17页)
《女娲造人》ppt课件(获奖)
《女娲造人》课后题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