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人生的境界》学习要点及能力检测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9-29


  一、学习要点
  1.作家简介
  冯友兰(1895—1990),哲学家、哲学史家。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等哲学教授。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52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等职务。

  学术著作,30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肯定了传统儒家的价值。40年代写《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等,以程朱理学结合新实在论,构建其“新理学”体系。
  论著编为《三松党全集》。

  2.课文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哲学论文,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阐述了四种境界的特征,提出中国传统哲学的任务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这一哲学思想。

  3.分析重点
  (1)理清内容脉络:作者提出哪四种人生境界及其特点?辨析重点语句的含义。结合生活中的事例理解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种境界。
  (2)引导学生关注人生的意义,促进思考,精神境界的提高在于做平常事情时候要有精神的追求,明白“圣人”可为,努力使自己从一个自然人成为有道德境界的人。

  4、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全文的主旨,中国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第二部分(第2—11段):根据“觉解”程度的不同把人生境界分为四个等级:
  自然境界:这种人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有意义。

  功利境界:这种人觉解到功利的意义,即利己的意义。 这种人心目中只有他自己,他做事先完全出于利己的动机。
  道德境界:这种人心目中有社会整体,觉解到道德的意义,自觉的为社会利益做事, 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是贤人。

  天地境界:也叫哲学境界。这种人心目中有宇宙这个更大的整体,觉解到宇宙的利益,自觉的为宇宙的利益做事,这样,他与宇宙同一,具有超道德价值,谓之圣人,达到了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

  前两种境界是自然的产物,后两种境界是精神的创造。哲学的任务就在于使人觉解,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成为贤人、圣人。

  第三部分(第12段):作者指出中国的哲学既是入世的也是出世的,世界未来的哲学要满足人类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

  5. 辨析重点语句的含义
  (1) 觉解:自觉和了解,也就是觉悟、明白的意思。一个人对他所做事情的觉悟了解的程度决定着一个人的精神境界等级。

  (2) 功利境界的人“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怎样理解?
  课文后面一句话说:“他所做的事,其后果可以有利于他人,其动机是利己的”。这就是说,他单有利己的动机,至于行为的社会效果,他是不想的,实际情况有两种可能,可能是有害于他人,也可能有利于他人。有害,不道德;有利,说明他并非不道德。此处的利己动机,跟损人利已是有区别的。

  (3) “宇宙”
  “宇宙”作者认为是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文中“宇宙”不是一个自然科学概念,而是人文的概念,即天地万物的总称。古人把四方上下称为“宇”,把古往今来称为“宙”。有“天地境界”的人的眼光与胸襟超越了现实社会,是跨越时空的,天地人物、古往今来皆包藏于其心中。

  (4)“道德行为”与“道德习惯”
  道德行为是人们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能够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

  是行为主体自由选择的结果。有益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是有道德的行为;反之,是不道德的行为。不涉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没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或不是在道德意识支配下的行为,称为非道德行为。

  “道德习惯”,是个体稳定的行为方式。指个人的某种道德行为已经不需要意志努力,可以自然而然的完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经过长期的训练、培养而形成的。具有一贯性、稳定性等特点。

  (5)“人与宇宙同一,而在这个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智。”
  天地境界的人,他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达到“人道与天道”合一,人与宇宙合一。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本来合一,达到天人合一,也就超越了主观,超越了理智。

  6.分析下列事例理解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种境界。
  (1)“人之战”和“蚁之战”的区别是什么?
  解说:作者认为,有觉解才是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才是人生最特殊最显著的性质。人只有觉解到了“觉解”这种人的本性,人生才真正有意义。道德也必须以觉解为前提,凡可称为道德的行为,必同时也是觉解的行为。无觉解的行为,虽亦可合于道德,但严格地说,并不是道德的行为。蚂蚁打仗时,每个蚂蚁都各为其群,奋不顾身。从表面上看,与军人为国打仗,奋不顾身似无区别。但人打仗是很危险的,在这种前提下他仍能奋不顾身,其行为是道德行为。蚂蚁打仗时奋不顾身只是一种本能,它对于打仗及其危险并无觉解,所以严格地说,其行为并不是道德行为。

  (2)山区放羊娃的人生
  有一记者前往某山区,碰到个放羊娃,记者便和放羊娃有了一段对话。记者问:“你放羊为的是什么?”放羊娃答:“卖钱。”记者问:“卖了钱干什么?”放羊娃答:“娶媳妇。”记者问:“娶了媳妇呢?”放羊娃答:“生孩子。”记者问:“有了孩子呢?”
  放羊娃答:“放羊。”记者默然。
  解说:这就是人生的自然境界。

  (3) 一名儿童趴在地上观看草间的昆虫,一名昆虫学家也同样地俯伏在地上观看草间的昆虫。
  一名房产商在建造一楼群时对部下说:“等楼群完工后,希望大家能记住是我把原来的一块荒地变成了一群高楼。”另一名房产商也在建造一楼群,他对部下说:“等楼群完工后,希望大家能为一块荒地变成了一处景观而感到高兴。”

  解说:显然,儿童是顺着本能做事,对他所做的事并无觉解,属于自然境界,而昆虫学家则是在进行观察和研究,是在为社会的利益做事,属于道德境界。

  解说:第一个房产商是功利境界,而第二个则是道德境界,尽管他们的语言表达仅有细微的差别。这就是“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

  (4) 若把曹丕和曹植相比,谁的成就大,谁的境界高?
  解说:我们不能把一个人的境界与一个人的成就等同起来。境界的高低,以觉解的多少为标准。成就的大小,在艺术上有艺术的标准,在事功上有事功的标准,我们不能认为一个人有很高的境界,就一定有很大的事功。其成就的大小,不能以境界的高低为标准。

倾 听
高三(6) 王宏

  03年对伊拉克人民来说是灾难的一年,曾经美丽的家园被先进的导弹夷为平地。而今世界各地的头版头条又被萨达姆被捕的照片所充斥。我不禁要问这场战争何时才会真正结束?

  记得报纸曾经刊登过这样一幅照片,一位举止优雅的伊拉克妇女,排在长长的队伍中间等着买面包,而镜头的特写就永久的定格在她那哀怨的眼神上。从相片中我似乎听到了这位妇女轻轻的叹息声,似乎听到了她的故事。曾经的她是何等富裕,生活多么安逸,而今的她却不得不为三餐而奔波。但听得出,这一切对坚持的她来说不算什么。她最担心的还是未成年的孩子。长久的战争使学校变成了名词,为了国家,早早拿起了枪杆。作为母亲又怎能不关心孩子的安危。这年纪正是学习的好时候啊!而他却在枪弹中穿梭,很有可能某天就成了这场战争的牺牲品。我听到了母亲担忧的心跳,更感受到她对未来的忧虑,没有文化的下一代怎么能让伊拉克富强?同时也听到了她的决心书,一定要把伊略者赶出伊拉克,誓死捍卫自己的祖国。

  从这位妇女的眼神中我们看到了伊拉克人民的不屈,更从她的心跳声中我们听到了发自心底对和平的呼唤!荷枪实弹的美军士兵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每当夜幕降临,三三两两的美军士兵会聚在一起唱家乡的歌。仔细倾听他们的并不优美的歌,我们似乎听到他们心底对家的呼唤。那里有他们的爸爸,妈妈,妻子,也许还有未出世的孩子。他们是多么眷恋那个美好的家。但布什政府的一句话,就使他们不得不打起背包奔赴战场,很可能孩子从此就见不到他的爸爸,红眼的伊拉克人民不惜于人体炸弹来报复侵略者,而他们又怎能不知道呢?我是军人,我以军命为天职,我效忠我的国家。

  试问两国人民又有谁错了吗?错在他们不愿当亡国奴?还是错在拼死捍卫自己的祖国,我想恐怕都不是,尽管千万个不愿意,尽管数百个不甘心,他们还是选择了战争。也许这是解决最困难问题的最简单手段。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不可计算的,谁没有孩子,谁没有父亲,我想包括布什在内的每个人都不希望把自己的亲人送上战场,推向死亡,真希望热衷于这场战争的人能听到来自每个热爱和平的人的呼唤,我们希望绿色的橄榄枝早一天落在伊拉克和美国人民心中。

  [评语]:本文关注实事焦点问题——美伊战争。谈战争易大而空,但本文选材精妙,从伊拉克的妇女的一个眼神中倾听到被侵略国家人民对和平的渴望,从美国士兵在战争间隙的生活的细节——对家乡的思念中倾听到作为侵略国的士兵对和平的热爱之情。

  本文更可贵之处在于不仅仅停留在对参战两国的关注上,而是更进一步从战争这一“解决最困难的问题的最简单手段”给人类带来的无奈的角度来探讨。深切的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热爱。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人生的境界》ppt课件(13页)
冯友兰《人生的境界》阅读练习及答案
《人生的境界》ppt课件(28页)
《人生的境界》ppt课件(48页)
冯友兰《人生的境界》读后感
《人生的境界》flash课件1
冯友兰《人生的境界》课文阅读
《人生的境界》教案8
《人生的境界》教案7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6
《人生的境界》教案5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4
《人生的境界》课堂实录(2)
《人生的境界》教学实录
《人生的境界》同步练习
名言名句之人生篇
《人生的境界》教案3
《人生的境界》ppt课件6
《人生的境界》mp3音频课文朗读
《人生的境界》能力提高训练
《人生的境界》能力训练
《人生的境界》ppt课件5
“人生感悟”话题作文优秀范文(2篇)
“人生感悟”话题作文优秀范文
《人生的境界》难点解析
《人生的境界》质疑思辨
《人生的境界》说课稿
“人生哲理”话题作文精彩片段
《人生的境界》ppt课件4
《人生的境界》ppt课件3
《人生的境界》ppt课件2
《人生的境界》ppt课件1
《人生的境界》课堂实录
魏书生《人生的境界》课堂实录
《人生的境界》教案2
《人生的境界》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